胶卷生产供应商是哪家?柯达公司的柯达编年史

2024-04-16 22:27:17

一、柯达公司的柯达编年史

●1878年:乔治·伊士曼先生高瞻远瞩地预见了明胶干版取代当时流行的笨重而庞大的湿版摄影的趋势。干版可由摄影师自行决定曝光和冲洗的时间,而湿版则必须立即涂布、曝光,并趁湿冲洗。

●1879年:伊士曼先生发明了一种乳胶涂布机,从此开始批量生产摄影干版。

●1880年:伊士曼先生在纽约州罗彻斯特的一间租来的楼房顶楼中开始了干版的商业生产。

●1881年:伊士曼先生与 Henry A. Strong(家族世交,无线电天线制造商)合伙成立伊曼干版公司。9月,伊士曼先生辞掉银行职员的工作,全心从商。

●1883年:伊士曼干版公司的经营场所转移到一幢四层的楼房,即现在的纽约州罗彻斯特国家大街(State Street) 343号,公司的全球总部。

●1884年:伊士曼干版和胶片公司成立,公司从合伙企业改为拥有 200,000美元资产、14个股东的股份公司。推出 EASTMAN负片。伊士曼先生和同事威廉 H.沃克发明了负片相纸*卷筒。

●1885年:推出 EASTMAN美国胶片—第一片透明摄影“胶片”,这种胶片使用至今。公司在英国伦敦开了一家批发办事处。

●1960年:推出 KODAK ESTAR片基(聚酯片基),用以改善 KODALITH印刷胶片的尺寸性。推出 RECORDAK RELIANT 500微缩胶片,能在一分钟内拍摄 500张支票或 185封信。Albert K. Chapman博士成为董事会副主席,William S. Vaughn成为总裁暨首席执行官。

●1961年:公司推出第一部极为成功的 KODAK CAROUSEL投影仪,该投影仪的圆形托架可纳 80张幻灯片。推出 KODACHROME II胶片,在享誉已久的 KODACHROME胶片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进。

●1962年:公司的美国综合销售额首次突破 10亿美元,全球员工超过 7万 5000人。约翰·格林成为第一个环绕地球飞行的美国宇航员,柯达胶片记录了他以每小时 17400英里的速度穿过太空的反应。Thomas J. Hargrave逝世后,Albert K. Chapman成为董事会主席。

●1963年:推出 KODAK INSTAMATIC相机系列,这款相机采用易于使用的盒装式胶片,最终将业余摄影推向了新的流行高度。截止 1970年,已生产 5000多万部 INSTAMATIC相机。

●1964年:纽约世界交易会上的柯达展览馆是国际展览会上的十大建筑物之一。“摄影塔”展示了有史以来展出的最大的户外彩色底片。

●1965年:柯达开发了 super 8格式,并推出了使用新的盒装 KODACHROME II胶片的 super 8电影。KODAK INSTAMATIC相机使照相者无需按更换闪光泡即可照出四张闪光照来。新的自动冲洗系统将 X射线胶片的冲洗时间缩到短短 90秒。

●1966年: KODAK 2620彩色打印机加入了电子记忆体,每小时可打印 2000到 3000张。“世纪照片,”一张由月球轨道飞船 II号拍摄的月球上“哥白尼”陨石坑的特写,使用的是柯达提供的双镜头相机、胶片、处理器和读取设备。柯达全球所有产品的综合销售额超过 40亿美元,而柯达全球员工超过了 10万人。

●1967年: Camera Works工厂开始迁址到纽约 Gates镇 600亩大的场地。在 2000年售出之前,该场地 Elmgrove工厂曾是美国设备生产中心。此后,其运作移至柯达的其它场所。William S. Vaughn成为董事会主席,Louis K. Eilers博士继其总裁职位。

●1968年:卡罗来纳伊士曼公司在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成立,生产 KODEL聚酯纤维和纱线。

●1969年:柯达科罗拉多事业部开始在科罗拉多州的温萨镇兴建胶片和纸张生产基地。当宇航员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时,他们携带了柯达制造的非常特殊的立体摄像机。柯达因开发供电视使用的快速彩色胶片冲洗而荣获“艾美”奖。推出柯达第一台为专业视听市场设计的幻灯片投影仪— KODAK EKTAGRAPHIC幻灯片投影仪。柯达股东人数超过 20万。

●1970年:一个新的胶片生产工厂在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落成。公司的建议体系收到第 100万个建议。 Louis K. Eilers博士成为董事会主席,Gerald B. Zornow继任为总裁。从 1963年到 1970年,共生产了 5000多万部 KODAK INSTAMATIC相机。

●1971年:柯达推出 KODAK EKTACHROME 160电影胶片(A型)和两款新的 super 8电影摄像机,一起奠定了家庭使用的“现场光线”电影的基础。营销教育中心(也称 Riverwood场地)成立,成为为使用柯达产品的专业人员提供各种教育服务的培训中心。

●1972年:柯达将流行的 INSTAMATIC相机缩小为便携型,推出五款不同的使用新的 KODAK 110胶片盒的柯达便携型 INSTAMATIC相机。该产品系列如此受欢迎,以致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生产了 2500万部。Walter A. Fallon成为总裁暨首席执行官,Gerald B. Zornow当选为董事会主席。

●1973年:随着两款 super 8有声电影摄像机和盒装 super 8胶片(用来录音的磁带)的推出,公司展示了有声家庭电影。全球员工超过 12万人。

●1975年:柯达推出 KODAK EKTAPRINT 100复印机,该产品立即因其高质量的复印和板载微机带来的用户方便性而获得行业的赞誉。

●1976年:KODAK EKTAPRINT复印机系列扩展到六种不同的型号。推出新的 KODAK ORACLE和 KODAK STARVUE微缩胶片产品,提供高速、自动化的微缩胶片图像检索。推出新的 KODAK即拍即得相机和自显影彩色照片的底片。

●1977年:伊士曼化学事业部的最新成员,阿肯萨斯伊士曼公司开始了有机化学品的商业生产。Walter A. Fallon当选为董事会主席,Colby H. Chandler成为总裁。

●1978年:伊士曼化学事业部推出用于生产饮料瓶的 EASTMAN KODAPAK热塑聚酯。

●1980年:柯达庆祝成立 100周年。公司推出利用干化学血清分析的 KODAK EKTACHEM 400分析仪,宣布进入临床诊断市场。

●1981年:公司销售额超过 100亿美元。柯达收购计算机出版系统生产商 Atex, Inc.。推出 KODAK EKTAFLEX PCT彩色制版产品,为家庭暗室爱好者进行彩色放大提供了方便。

●1982年:柯达推出围绕胶片旋转光碟构建的微型“免决策”相机系列,启动“硬盘摄影”。推出利用新兴 T-GRAIN乳胶技术的 KODACOLOR VR 100胶片,该技术是卤化银乳胶技术的重要突破。柯达展览馆于弗罗里达州奥兰多附近迪斯尼乐园的新 EPCOT中心开放。

●1983年: Colby H. Chandler当选为主席暨首席执行官,Kay R.Whitmore成为总裁KODAK KAR 4000信息系统为计算机辅助存储和微缩胶片图像检索提供了高级功能。田纳西伊士曼开始运作美国唯一生产煤炭化工产品的商业工厂。KODAK EKTACHEM DT60分析仪,一种台式设备,方便医生在办公室进行干化学血清分析。

●1984年:柯达凭借 KODAVISION系列 2000 8毫米录像系统进入录像市场,并推出 8毫米、Beta和 VHS格式的柯达盒式录像带。公司推出用于个人电脑的全系列软盘。

●1985年:公司推出两个新的影像管理系统—- KODAK EKTAPRINT电子发布系统(KEEPS)和 KODAK信息管理系统(KIMS)。推出用于照片冲印的小型冲印机系统,为消费者提供特别快速的照片冲印服务。

●1986年:公司推出两款新的 KODACOLOR VR-G 35胶片,并凭借两款新的柯达 VR 35相机重返 35毫米相机市场。公司推出世界首块 9伏民用锂电池— KODAK ULTRALIFE锂电池,并凭借 KODAK SUPRALIFE电池系列进入一般民用电池市场。随着伊士曼药品事业部的成立,柯达进入新的保健行业。

●1987年:公司凭借用来录音、存储、操作、传输和打印静态电子录像影像的七种产品进入静态电子录像市场。开始在纽约罗彻斯特建造一座一流的新感光工厂,负责涂布专业彩色胶片。柯达推出其第一部一次性相机— KODAK FLING相机,该相机采用 110 KODACOLOR胶片盒。

●1988年:柯达收购 Sterling Drug Inc.,使柯达具备了成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盈利参与者所需的基础和营销能力。1994年,柯达最终售出其非影像的保健相关业务。柯达与 Fuqua Industries, Inc成立合资企业 Qualex, Inc.,合并双方各自拥有的约 90个照片冲洗实验室的经营。推出柯达 EKTAPRESS GOLD胶片,这是专为摄影记者打造的第一个彩色负片系列。推出 KODAK T-MAX P3200胶片,在黑白胶片技术上取得更大进步。KODAK CREATE-A-PRINT 35毫米彩扩中心使消费者在几分钟内便可剪裁和制作自已的放大作品。

●1989年:柯达推出 EASTMAN EXR彩色负片,庆祝电影诞生一百周年。推出能打印大幅热彩色照片的 KODAK XL 7700数字连续色调打印机。一次性 KODAK STRETCH 35相机产生 3 1/2 x 10英寸(25 x 25.4厘米)的全景照片。 KODAK WEEKEND 35一次性相机是一款能够在 8英尺的水底下拍摄的全天候相机。KODAK IMAGELINK组件系列(用于文档拍摄)和 KODAK OPTISTAR产品(用于计算机输出)为影像的微缩或数字捕捉提供了选择。 KODAK X-OMATIC RA暗盒大大减少了儿童患者放射曝光的机率。KODAK FUN SAVER Panoramic 35一次性相机

●1990年: Kay Whitmore当选为柯达主席暨 CEO。柯达宣布开发用于在电视屏幕上播放影像的 Photo CD系统,并提议为在计算机和计算机周边设备的数字环境中定义色彩,制订世界通用标准。通过结合卤化银与电子技术来扫描照片、数字化信息,然后输出到摄影胶片或相纸上,KODAK PREMIER影像增强系统将商业和工业摄影实验室的质量和产量推向了新的高度。公司宣布推出新文档管理系统系列的拳头产品,为集中式复印部门提供高速打印能力。柯达开始一次性相机的回收计划,同时开始使用回收的纸板制作胶片盒。

●1991年: Sterling Drug Inc.宣布与法国领先的药业公司 Sanofi签定协议,拟以在两个公司之间建立多个合资企业。推出柯达专业数码相机系统(DCS),使摄影记者能够使用装备柯达 130万像素传感器的尼康 F-3相机拍摄电子照片。柯达的新复印机提供了独特的数码功能,例如能够自定义原始文件的复印件。1986年开始在纽约罗彻斯特兴建的用于为专业和电影市场涂布彩色胶片的新的一流感光工厂完工。

●1992年:柯达推出可重写光盘,其首个客户 MCI采用其制作公司帐户的电话帐单。KODAK FUN SAVER Telephoto 35相机加入了流行的一次性相机行列。柯达售出第 10万部 1956年首次推出的 X-OMAT X射线胶片冲洗机。公司宣布与佳能、富士、美能达和尼康成立联合研发计划,开发先进摄影系统。新的数码产品包括了 KODAK Professional DCS 200数码相机和 KODAK XLT 7720数码连续调打印机。KODAK EKTAPRO投影仪成为第一部与计算机连接的柯达幻灯片投影仪。柯达因其 INSIGHT胸部成像系统荣获 R&D 100奖,该系统在生成软组织 X射线影像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KODACOLOR胶片问世 50周年。

●1993年:柯达推出 20种新摄影产品,包括简洁、小巧的 CAMEO 35毫米相机系列;新 EKTACHROME LUMIERE胶片;水底版 EKTACHROME胶片;以及 KODAK FUN SAVER Portrait 35一次性相机。公司推出便携式 Photo CD播放机和一系列新的商用软件产品及 Photo CD格式。柯达技术人员采用新的柯达 CINEON技术以数字形式存储了 1937年迪斯尼的经典之作“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前摩托罗拉 CEO George M.C. Fisher成为柯达主席暨 CEO。当年年底,1920年成立的伊士曼化学公司(包括蒸馏产品业务)转给股东,成为有其独立董事会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独立公司。

●1994年:柯达推出 30种新产品,包括 KODAK ROYAL GOLD胶片和新的数码影像产品及服务。数码产品包括能够将旧照片翻新成新照片的柯达底片复制工作站;能够消除“红眼”等瑕疵的 KODAK Digital Enhancement Station 100;以及能够从负片、幻灯片、照片和 Photo CD图像制作数码照片的简易自助中心 KODAK Creation Station。柯达剥离其非影像的保健业务——Sterling Winthrop、L&F Products和 Clinical Diagnostics,将公司的所有资源集中于核心的影像业务。出售这些业务的收入用来减少了大量债务。

●1995年:柯达推出互联网网站 kodak.com,为全球互联网用户提供进一步了解柯达人、产品、服务和历史的机会。三月,凭借 KODAK DC40傻瓜型数码相机和为从喷墨打印机打印出高质量影像配制的高级新相纸和透明胶片,柯达的数码影像业务取得巨大进步。九月,柯达宣布 Danka Business Systems PLC将在整个美国和加拿大出售和提供柯达大型复印机。

●1996年:推出先进摄影系统(APS)格式。其功能包括落入式胶片盒装入、允许胶片在未完全曝光时中途回卷的更换功能,以及三种不同的图片格式(经典、群组和全景)。柯达为其相关产品推出 ADVANTIX品牌。六月,公司向迅速增长的民用数码市场推出第一个便携式数码相机系列。柯达推出主题为“Take Pictures.Further.(开拓影像新天地)”的电视广告,为扩大柯达品牌吸引力进行宣传。公司向北卡罗莱纳杜罕的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发出公司第 1万台医疗激光打印机。 Daniel A. Carp被任命为柯达总裁和首席运营官。

●1997年:柯达将其办公影像业务和设备管理业务的销售、市场和设备服务(前称“柯达影像服务”)运营卖给 Danka Business Systems PLC。公司推出采用了 COLORSHARP技术的四款新 GOLD胶片(400、200和 100及最大 800的感光度)。截止到二月,公司回收了自 1990年开始回收计划以来的 1亿多部一次性相机。推出 KODAK Picture Network,让人们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过互联网查看照片、预订照片翻印以及与朋友和家人共享照片。四月,公司推出第一部 1000美元以下的傻瓜型百万像素数码相机— KODAK DIGITAL SCIENCE DC120 Zoom数码相机。柯达与 Sun化学公司达成协议,成立合资企业柯达宝丽光图像公司,向印刷市场供应感光用品以及脱机直接制版和其它数码解决方案。高级柯达影像传感器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历险能在探查该星球表面时“边走边看”。

●1998年:推出 KODAK PROFESSIONAL PORTRA彩色负片和 KODAK PROFESSIONAL SUPRA III彩色相纸。美国在线与柯达推出“You've Got Pictures!”照片服务,通过此服务,AOL成员可在线传送冲洗的图片。柯达收购了 Imation Corporation全球大部分医疗影像业务,包括 DRYVIEW激光成像业务。宇航员约翰·格伦及其他 STS-95成员使用 KODAK PROFESSIONAL DCS 460数码相机在太空飞行期间捕捉高分辨率的图像,并实时传回地球。

●1999年:柯达将其数码打印机、复印机和辊筒装配的运营出售给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两家公司还扩大了 1998年创立的合资企业 NexPress。公司推出 DURALIFE相纸,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快照新相纸。它实际创立了各个性能领域的新基准,包括抗撕性、耐用性、亮度与纯白度、图像清晰度以及抗卷曲性。柯达的商业及政府系统业务推出一款地球成像数码相机,能够显示小到一米长的表面物体。柯达与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共同推出用于家庭数码影像打印的 KODAK Personal Picture Maker。健康影像业务推出用于乳房造影的 KODAK DRYVIEW 8600激光成像系统和三款用于捕捉 X射线影像的一流的射线照相系统。柯达与 Sanyo Electric Co.推出世界第一台全彩色、主动矩阵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器的商业模型。

●2000年: Dan Carp兼任柯达 CEO和总裁职务,柯达的医疗影像单位于该年度推出 45种新产品,包括 KODAK InSight口内牙科胶片—一种在产生卓越影像的同时帮助牙科医生降低病患接受射线的牙科射线照相胶片;以及两款新的数码射线照相系统:KODAK DirectView DR 9000和 DirectViewDR 5000。柯达的娱乐影像单位与 Qualcomm Inc.在创造高品质数码影院系统的核心技术测试方面展开初步合作。柯达推出新 PalmPix相机,将 Palm m100掌上机转为数码相机。年底,柯达完成收购台式数字射线照相系统和 X射线胶片数字化仪供应商 Lumisys, Inc.。

●2001年: Dan Carp兼任柯达主席、首席执行官和总裁职务,柯达与 Maytag Corporation、Maytag的 Dixie-Narco售货机事业部以及 e-Vend.net联盟,利用售货机和互联网来增加消费者可购买胶片和一次性相机的地点。公司完成对 Bell& Howell Company的影像业务的收购。柯达推出新的全球性广告活动“分享此刻,分享生活。”推出 KODAK EASYSHARE系统,这是一个设立了数码摄影易用性标准的数码相机和底座系统新系列。六月,公司收购了在线摄影服务的领头羊 Ofoto, Inc.。

●2002年:柯达完成对 Encad, Inc.的收购,该公司是专门面向宽幅喷墨打印行业的柯达全资子公司。推出 KODAK PERFECT TOUCH Processing(柯达添彩特技),标志着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数码照片处理服务的扩大。通过单独扫描和数码处理每张照片,柯达添彩特技可除去黑暗阴影,显示丰富的细节,提高透明度和对比度,并在照片中显示更生动的色彩。公司推出 KODAK 8500数码照片打印机,这是一款照片质量的热升华台式打印机,它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比喷墨打印机更高的生产能力。推出 KODAK i200系列扫描仪;这是一款低容量文件扫描仪,包含公司最高速度的扫描仪的大部分技术以及市场第一个用来扫描需要特殊处理文件的可插接平台附件。柯达与三洋电器推出十五英寸平板显示器原型,这是基于柯达的专利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的下一代全彩色显示器。公司推出 KODAK VISION2电影彩色负片,这是其曾荣获奖项的电影胶片的下一代产品。KODAK VISION2是1925年推出并迅速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的电影胶片 VISION胶片系列的后代。

●2003年:推出 KODAK EASYSHARE多功能底座打印机 6000,这是一种能打印出耐用的 10 x 15厘米柯达无边框照片的设备。公司推出几款数码相机,其中包括第一部具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的 KODAK EASYSHARE LS633变焦数码相机,以及供高级业余摄影者使用的 KODAK EASYSHARE DX6490。推出柯达的美国移动影像服务,帮助人们存储、分享、整理和打印他们的数码影像。推出 KODAK i80扫描仪(其数字化纸张文件的速度比先前的型号快 40%)和新的文件影像产品组合。柯达进行了几次收购,包括牙科临床管理软件供应商 PracticeWorks, Inc.;总部位于中国的最大照相胶片制造商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20%的股份;图片存档与通信系统开发者 Algotec Systems Ltd.;以及 Applied Science Fiction的数码 PIC快速胶片冲洗技术。Antonio Perez加盟,成为总裁暨首席运营官。九月,公司推出新的数码增长策略,加快拓展到一系列商业业务的增长速度。公司按照五个主要经营项目组织:商业打印、显示屏及组件、医疗影像、数码及胶片影像和商业影像。

●2004年: KODAK EASYSHARE数码相机在 J.D. Power and Associates 2004数码相机满意度调查中荣获 200-399美元和 400-599美元价位的最高客户满意度。柯达拓展了其图形通信业务,成为前合资企业 NexPress(高端、随需应变的彩色打印系统和黑白可变数据打印系统提供商)和 Scitex数码打印(高速可变数据喷墨打印的领导者)的唯一所有者。后者改名为 Kodak Versamark, Inc。公司还购买了数码相机生产商 Chinon Industries的剩余股份,收购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成像传感器业务,并和 IBM联盟生产 CMOS影像传感器。为进一步专注于增长领域,柯达将为国防与太空客户提供的遥感系统业务卖给了 ITT Industries。柯达与七个其他相机生产商宣布新的 IMAGELINK规范,允许各种相机连接到并使用 EASYSHARE多功能底座打印机。柯达还推出可从数码相机、存储卡和无线传输打印照片的 EASYSHARE多功能底座打印机增强版。开始在柯达的科罗拉多温萨场地兴建制造厂,扩展热介质生产能力。这将有助于满足柯达备受欢迎的 Picture Maker数码照片速印系统、EASYSHARE多功能底座打印机和专业 1400数码照片打印机对高品质热升华打印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数码影像需求的增长,柯达剥离了胶片和相纸的生产经营,关闭了澳大利亚 Coburg的工厂,并缩小了其它几个位置的经营规模。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柯达的新型乳房造影术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该系统可帮助识别数字化的乳房照片上的可疑区域,在乳房癌的早期检测中为放射师提供帮助。推出采用 COLORLAST技术的柯达皇家特级喷墨相纸。与最新的墨水配合使用时,在此喷墨相纸上打印的照片可在一般的家庭展示环境下保持 100年以上。

●2005年:柯达因其新款 EASYSHARE-ONE数码相机获得许多行业荣誉,该相机前所未有地能够保存多达 1500张照片进行即时播放,并能够以无线方式传输影像进行打印、用电子邮件进行发送或在线观看。其它新款 EASYSHARE相机包括 V系列和 P系列型号。P系列相机为高要求的摄影者提供了高级功能。V系列相机比扑克牌面还小,却实现了照相和摄像功能的融合—能从录像中获取打印质量静态影像,或连续录制长达 80分钟的有声电视录像。在柯达屡获殊荣的数码相机和多功能底座打印机系列的成功基础上,公司的 OFOTO在线照片服务更名为 KODAK EASYSHARE Gallery。柯达收购以数字形式获取 X射线影像的小型数字射线照相系统的领头羊 OREX Computed Radiography Ltd.。随着图形通信业务的持续增长,公司成为图形通信市场的领先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前合资企业柯达宝丽光图像公司的唯一所有者;并收购了全球商业打印机采用的印前及工作流系统的首要供应商 Creo Inc.。柯达推出用于印刷行业的新产品 KODAK Enterprise Management Solution(EMS),这是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解决方案;以及 KODAK VERSAMARK VX5000e打印系统,该系统的有效分辨率是前几代连续喷墨喷头的两倍。 Antonio M. Perez兼任柯达 CEO和总裁职务。柯达宣布推出与 IBM联合制造的第一批 CMOS影像传感器(CIS)设备。柯达推出分子成像系统,该系统通过一个非入侵性的过程,在极早阶段识别出有病变迹象的分子异常现象。此时该系统尚不供人体使用,但它们将在癌症研究等领域为实验室研究员提供帮助。柯达推出包括 EASYSHARE照片打印机 500在内的新款家庭打印产品,该产品实际上可用于任何品牌的数码相机和最新型号的拍照手机。柯达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将其品牌向数码世界转型。行动包括在美术馆进行广告宣传,描绘个人、历史和医疗影像的重要性并突出柯达创造、分享和保护这些影像的职责。推出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专业影像传感器— 3900万像素的 KODAK KAF-39000影像传感器。柯达推出 KODAK Picture Kiosk G4,提供更快的影像上传和打印的速度,巩固其在零售打印行业的领先地位。柯达的医疗组取得与 National Services Scotland签定的最大的图片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和信息管理解决方案(IMS)合同。

●2006年(四月):Antonio M. Perez兼任柯达主席和 CEO职务。推出世界上第一部双镜头静态数码相机—圆滑小巧的 KODAK EASYSHARE V570变焦数码相机。随后,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 10倍光学变焦的 KODAK EASYSHARE V610双镜头数码相机。柯达更新其品牌口号,展现当今数码世界的全新现代风貌。柯达与摩托罗拉围绕移动影像结成全球产品、互惠特许和营销联盟。推出 KODAK Scan Station 100。该产品允许两个办公室人员在办公网络上同时扫描、存储和共享文件并发送到任何地方—而无需电脑。

二、伊斯曼柯达公司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时期(1888年~1894年)

这一时期的柯达相机处于小型普及化设计尝试时期,特征是所用胶卷没有规格化编号。

(1)世界上最早专门使用胶卷的相机——“TheKodak”

提起柯达胶卷,几乎无人不知,然而,“柯达”却是第一架由美国伊斯曼干版和胶片公司(EastmanDry Plate& Film Co.)制造的专门使用胶卷的相机名称,也是该公司制造的第一架相机,是柯达相机的鼻祖。

一百一十年前,在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Rochester)市,有一位用湿版法摄影的年轻人乔治-伊斯曼(GeorgeEastman,1854~1932),他对当时不够完善的、最早由英国医生兼摄影爱好者R-L-马多克斯(RichardLeachMaddox,1816~1902)发明的卤化银明胶乳剂技术进行了两年多的实用与研究后,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于1880年注册了伊斯曼干版公司。1884年,伊斯曼公司生产了用于大型座机的伊斯曼-沃克(Eastman-Walker)胶片盒,内装一卷纸基明胶乳剂胶卷,拍摄、冲洗之后,用油涂在纸基上,纸基会变得透明,才能用于印制照片。1885年,伊斯曼公司研制生产了纸基剥膜胶卷,在胶卷冲洗过程中,明胶乳剂从纸基上移到玻璃等透明材料上,以印制照片。这种早期伊斯曼胶卷冲印起来虽比湿版法容易了很多,但与后来的胶卷冲印相比,仍颇为费事。但如果能将感光明胶乳剂涂覆在极薄的可卷曲的透明材料上,则通过很简单的工艺就能得到高素质照片,这一设想是由美国一位牧师出身的汉尼巴尔-古德温(Rev.HannibalGoodwin,1822~1900)最早提出来的,当时这种透明材料叫“帕克赛恩”(Parkesine),是一种硝化纤维。1888年企业家J-W-海厄特果然生产出了只有0.254mm厚的透明硝化纤维塑料片材,海厄特将其商品名定为“赛璐珞”(Celluloid),这是一个生造词。同年,伊斯曼公司开始采用赛璐珞作为片基,试制出了新型赛璐珞透明片基胶卷,使该公司成为世界首家商业化生产赛璐珞胶卷的公司。后来这种片基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才被新的醋酸纤维、涤纶等透明片材取代。

伊斯曼公司为了尽快推广和普及新型胶片,于1888年研制生产了首架只使用胶卷的方箱式相机,乔治-伊斯曼也费尽心思生造了简短的英文“TheKodak”作为该相机的名称。从此以后,“柯达”就被作为该公司绝大多数产品的商标而彪炳史册,伊斯曼公司也更名为伊斯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 Co.)。

“TheKodak”相机快门是圆筒式的,只有一挡快门时间约1/25秒。57.2mmF9镜头,固定焦点设计,利用超焦距原理,可使6英尺(约1.8米)或稍远一些的景物成像清晰。内装直径为2.5英寸(63.5mm)胶卷,可拍100幅像场为圆形的照片。由于当时胶卷的感光度较低,这架相机上的曝光组合设计只适宜在阳光下拍摄。初期的“TheKodak”售价25美元,加上操作简单,受到了世界各地摄影人士的普遍欢迎。

由于当时的胶卷还不像今天使用的胶卷那样附有黑纸(120胶卷)或装在暗盒中(135胶卷),用户自己不能更换,故当用“TheKodak”拍完底片后,须连相机一起再寄回伊斯曼工厂,并花上10美元,由工厂为用户冲洗、印制照片并装帧,再把相机装入新胶卷后连同照片寄给用户。伊斯曼-柯达公司当时把这种服务称为“您来按快门,其余由我来做”,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促进了柯达胶卷的销售。这种以相机生产带动胶卷销售的思想,从这时就开始了。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柯达公司为纪念“TheKodak”问世一百周年,特地推出一架该机的陈列复制品(图1和实拍照片,图中人物为乔治-伊斯曼),纪念柯达在相机制造及银盐胶卷生产领域的百年辉煌。

继“TheKodak”之后,1889年,柯达又推出“柯达2号”,同年推出的“柯达3号”相机将其所摄片幅设计成105×80mm的矩形,机身上的反射式取景器也改成与片幅相匹配的矩形框,并装有横、竖两个取景器以方便拍照,可拍矩形画面,外形仍沿用了方箱式。柯达3号相机奠定了柯达方箱相机的基本设计模式,此后推出的后续机型都遵循了这种基本设计。

(3)可在日光下更换胶卷的“柯达A、B、C”型相机

1891年,柯达发布了可在日光下更换胶卷的方箱式相机“柯达A、B、C”,并在相机上标示有Daylight(日光)字样。柯达A、B、C型相机分为普通型和日光型,普通型还需要在暗室换装底片,日光型可在明室中操作,其各型尺寸如下:A型2.75×3.25英寸,B型3.5×4英寸,C型4×5英寸。

二、发展时期(1895年~1930年)

这一时期是柯达方箱式相机大发展并带动胶卷销售取得空前市场回报的时期,形成了柯达布朗尼系列;同时,为了进一步缩小相机体积,又推出使用胶卷的折叠相机,形成“FoldingPocketKodaks”系列等。同时,柯达公司还采用了几项新技术用于相机设计,如“静电书写后背”等。并且,这一时期柯达配合相机生产还推出了从101-130号共30种不同规格的胶卷,其中包括今天还在使用的120胶卷。

(1)使用衬纸胶卷、设计有红窗计数装置的“柯达牛眼(Bull'sEye)No.2”相机

使用柯达胶卷的方箱式相机受到市场普遍欢迎,引起了其他相机制造商纷起效尤,竞相向市场推出类似的方箱相机,这其中最匠心独具的要数美国人透纳设计的牛眼方箱相机了。这种新型透纳相机,是把胶卷与黑色的带有数字的衬纸卷在一起,相机上设计有一类似牛眼大小的红窗,从中可以看到胶卷衬纸上的数字,知道已拍摄的胶卷张数。由于“黑纸”的保护作用,可以在白天光线下十分方便的装取胶卷。柯达公司很看好透纳的新设计,于1895年将他这一专利连同其公司一并买下,以柯达公司名义,推出了这款柯达牛眼No.2相机,见图2。

(2)柯达公司首架使用胶卷的折叠相机——No.4Cartridge(胶卷4号)

这架折叠相机采用104胶卷,拍120.7×95.8mm片幅照片。机身上左、右有两个取景器,横拍、竖拍都十分方便。该机1897年问世,采用了B,T,1/100~1/25秒快门时间设计,3组3片结构的柯达正光镜头(KodakAnastigmat),或有的也用快直镜头(RapidRectilinear)。从加工工艺上看,已有长足进步,见图5。

在No.4Cartridge的基础上,柯达于1898年推出了“Folding PocketKodak”(折叠轻便式柯达),这是这一系列的首架机型,柯达配合该机推出了105胶卷,用此胶卷可拍57.2×82.6mm片幅照片,参见图6。

(3)柯达生产的摇头全景相机(Kodak PanoramNo.4)

柯达全景相机共分6种,4号(No.4)机共分A、B、C、D四种型号,镜头大多为新月型和快直镜头120mmf/10,使用103号胶卷,片幅为89×305mm(1899~1924年生产)。4号机是柯达公司最早的全景相机,也是早期全景相机中的代表机型之一。其镜头可向右转动142o,机顶部凸起为取景器,不用时镜头被一可开合的镜头盖保护着,整机外观呈方箱状,用胶卷可拍88×304mm照片4张,首架机型于1899年推出,参见图11。图12是1903年推出的改进型号。其共同特征是机械储能发条驱动镜头转动,有1/25秒、1/100秒两挡快门时间,镜头由2片镜片组成,恒定F8光圈。另外,1号和3A号(见图13)分别使用105胶卷和122胶卷,片幅为57.2×178mm和82.5×254mm,分别可拍6张和5张。

普及方箱式相机的初步成功,使柯达决定把市场拓展到儿童用相机的更大的普及层面,创造一种既能吸引儿童又能吸引成人的相机。柯达公司首席相机设计师弗兰克-布劳尼尔(FrankBrownel),设计了一架布朗尼(Brownie),于1900年推向市场。这架相机采用当时在美国等地十分流行的、由帕尔默-考克斯(PalmerCox)所作的插图书中的童话人物“布朗尼”的名字,相机包装盒及广告宣传画上还印着布朗尼手拿“布朗尼”相机拍照的样子,吸引广大儿童购买。该机采用1/25秒简单快门,单片新月型105mmf/11镜头,使用117胶卷拍57.2×57.2mm片幅6张照片,售价只有1美元,而配用的赛璐珞片基胶卷每卷只售15美分。由于其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加上柯达广告语“连孩子都会用”的宣传推销,当年即售出约25万架,取得了极大成功,见图14。

1901年,使用120胶卷的布朗尼2号(No.2Brownie)面世,1905年折叠式布朗尼(No.3 FoldingBrownie)面世,使用124胶卷拍82.6×108mm片幅。同年,使用125胶卷拍82.6×63.5mm片幅的布朗尼立体2号(No.2StereoBrownie)相机发表。1930年,身着蓝、棕色彩装外壳的两种规格同一名称的布朗尼Beau面世,镜头也改进为2片结构,优质的镜头和漂亮的外表,加上低廉的价格,畅销一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布朗尼各种规格的相机先后生产销售了60多年,直到1965年才停产。

(5)柯达格拉弗莱克斯新闻单反相机

早在1676年摄影术发明一个半世纪以前,单反结构已经用在取景绘画暗箱中了。直到1880年前后,人们才提出了应用在相机上的多种方案。但设计最著名、最成功的,是当时设在美国纽约的福尔默-施温(Folmer& SchwingMFG.)公司生产的格拉弗莱克斯(Graflex)单反相机。1905年,这家公司被柯达公司收购,从1905年到1923年间,以柯达公司名义推出了柯达格拉弗莱克斯新闻相机。这款相机有多种尺寸规格:3.25×4.25、4×5、5×7英寸的散页片,又可使用专用胶卷盒装上胶卷拍摄。快门时间有T,B,1/10~1/1000秒共用处挡,采用折叠式结构,高高竖起的可折合式腰平取景器显得十分引人注目,俗称“大烟囱”。不过,由于早期的单反相机左、右取景相反,与其他机种相比较,拍新闻片优势并不明显,但用于人像摄影则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如大家熟悉的齐白石肖像,就是已故著名摄影家郑景康用该相机拍摄的,参见图16。40年代后期还生产过SpeedGraphic平视新闻相机,由于机件结实,成像极佳,但较笨重,在林哈夫Technita面世以前颇受专业摄影者的青睐。

(6)具有静电书写后背的柯达折叠相机No.1 AutographicKodak

1914年,柯达出巨资购买了盖斯曼发明的一种静电自动记录技术专利,并应用在其相机设计上。这种设计是在相机机背上开一个矩形窗口,用相机附带的静电笔可以把拍摄数据记录在胶片上。这应该说是现在相机数据后背的最早形态了。柯达在No.1AutographicKodak(柯达1号静电自动记录)相机上首次采用了这种技术。这架相机采用柯达3片结构的正光镜头,焦距为108mm,最大相对孔径为1:7.7,采用9片可变铜质彩虹光圈,最小光圈值为F32;采用柯达滚珠轴承(BallBearing)叶片式快门,有T,B,1/10~1/100秒六挡快门时间,并有横、竖三角架螺口,性能已较完善。同类型的还有1A号、1A号新型、3号、3A、3A特种相机、1A特种相机等,使用的胶卷有A112、A116、A118等。

(7)具有静电自动书写后背的柯达袖珍袋式折叠相机

1914年,柯达公司推出了进一步小型化设计的Vest PocketKodak(袖珍式柯达)折叠相机,也是首架使用127胶卷拍41.3×63.5mm片幅的相机,并在此基础上加装了静电自动记录装置后背设计,于1915年推出了VestAutographicKodak(袖珍式自动静电记录柯达)折叠相机。这架相机仍采用了柯达于1909年研制应用的BallBearing叶片式快门,由于仍采用进一步使相机小型化的127胶卷,体积小巧,可装入衣袋中,风行一时,推出后在短短两三年间售出20多万架。参见图17a、b。

(8)首架设有联动测距装置的相机柯达3A AutographicSpecial

此前,相机上没有与调焦联动的测距装置,专门使用胶卷的小型轻量化相机只能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进行目测调焦,必须依靠景深设计来实现较大范围的景物清晰成像。1916年前后,柯达公司根据当时专用光学测距仪的原理,为3A相机设计了三影式联动测距装置,这是相机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此,没有可换机背及反光式磨砂屏调焦的小型相机才得以发展成熟,才使后来平视旁轴取景测距相机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相机机种,有了存在的空间和理由。由于有了联动测距系统,柯达3AAutographicSpecial镜头的相对孔径值达到了F4.5,这在当时亦是较大的设计了。参见图18。

(9)柯达公司成立50周年纪念相机

1930年,柯达公司在纪念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推出了这款伊斯曼周年纪念柯达相机,机身上有“FiftiethAnniversary of Kodak1880-1930”字样,见图19。该相机通过柯达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的授权代理商,免费赠送给两国当年满12周岁的儿童,赠送数量达到55万架以上。该相机的性能与柯达布朗尼以及同年推出的柯达-彩虹(Rainbow)及柯达-鹰眼(Hawk-Eye)相似。

三、成熟时期(1931年~1950年)

这一时期柯达公司除继续推出普及型相机外,还推出了一系列中高档相机。相机在制造材料上也出现两极分化:普及型相机上首先采用了人工合成材料酚醛树脂制造机身,中高级相机上摒弃木质材料,采用了金属材料打造相机机身及零部件,加工工艺水平很高,有些产品还在德国产品之上。

(1)柯达生产的中高级雷丁那、雷丁特和雷根特相机

1934年,柯达推出了其首架135相机KodakRetina(柯达-雷丁那),当时属中档水平的相机;同年晚些时候,又发表了普及水平的KodakRetinette(柯达-雷丁特)135相机,它是折叠式中最小型的联动测距相机。这两款相机均出自德国纳格(Nagel)工厂的纳格博士之手,而该工厂早些时候已加盟柯达公司。纳格-沃克博士工厂当时的相机产品在德国本土颇具影响。由于优秀的光学机械质量和加工工艺的精湛,才使得产品质量经久不衰。柯达公司在此基础上,继续生产制造普及型相机的同时,还生产了几款中高级相机,以至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成为同盟国中高档相机的唯一供应商。

两款柯达雷丁那、雷丁特相机形成的系列,其共同特征是采用德国施耐德公司生产的4组6片蔡诺(Xenon)、3组3片瑞奥玛(Reomar)等镜头,以及康般(Compur)、普朗特(Prontor)等中心叶片快门,光、机素质十分出色。

(2)普及相机中的精品——柯达Bantam Sepecial

1935年6月,柯达推出一种可拍24×40mm片幅的828胶卷,并设计制造了使用这种胶卷的首架柯达Bantam相机。Bantam的英文原意是“轻量级拳击手”、“矮脚鸡”(专供斗鸡用的一种短腿鸡种)。这个系列一直生产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约有15个机型:从机身材料上看有金属、塑料两种;采用的镜头有柯达正光、柯达爱克塔(Ektar)两种镜头品牌;采用的快门绝大部分是康般快门,个别机型用德国泼朗特(Prontor)和柯达自制快门。而1936年7月推出的BantamSpecial则是这一普及系列唯一称得上性能最高的精品机型。

(3)世界首架自动测光相机——柯达超级Six-20

柯达于1938年推出Six-20(使用620胶卷),是机械工艺上佳的折叠式相机,依笔者愚见,该机要好于早期的蔡司依康泰折叠相机(镜头除外)。

1938年,柯达公司推出了这款由硒光电池控制的世界首架自动曝光相机,柯达超级Six-20在广告中美其名曰“会思考的相机”。与柯达超级Six-20匹配的是柯达发表的、可拍57.2×82.6mm片幅的620胶卷。参见图23。该机采用100mmF3.5镜头,只生产了725架。

(4)柯达公司Medallist 120高级相机

Medallist英文意为“获奖者”,该系列是柯达在追求拍6×9cm片幅相机小型化过程中新设计的机型。首架机型MedallistⅠ(使用620胶卷,拍6×9片幅,一卷可拍8张)于1941年推出,外形胖乎乎的,见图24。该机采用柯达爱克塔100mmF3.5镜头,柯达自己制造的SupermaticNo.2快门,时间范围T,B,1~1/400秒,是二战时期最常用的高级新闻相机之一,一直生产到1946年。1946年又推出改进的MedallistⅡ型,为当时新闻记者常用的相机之一,参见图25。

(5)可交换后背的高级柯达相机爱克塔(Ektar)

1941年,柯达发表了被许多相机鉴赏家认为是最高级的柯达机械相机爱克塔,首创135相机可更换背部片盒设计。这种设计在后来80年代初德国罗莱公司在新加坡工厂生产的罗莱弗莱克斯SL2000F135单反相机上还有进一步发展、应用。爱克塔上另一项技术创新是50~254mm变焦取景器,不但可与该机同时推出的6种可更换镜头视场匹配而且还可匹配进一步开发其它焦距段的镜头,其联动测距、取景系统复杂而精密。可接卸的机背片盒设计,在日光下能迅速更换。被相机鉴赏家公认其同类性能、设计超越了莱卡相机。

(6)柯达袖珍普及型名品柯达35相机

此期间,柯达公司还于1934年推出了迷你布朗尼相机,于1938年推出了柯达35相机,1948年推出了柯达Reflex双反相机等普及机型。其中1941年生产的柯达35(使用135胶卷)相机,首开小型化金属结构普及型相机设计先河。该机采用柯达35mmF4.5镜头,中心叶片快门,快门时间B,T,1/25~1/200秒。该机快门释放钮位于镜头上,镜头正面左侧齿轮为调焦轮,该机采用铜、铝合金制造,结实耐用,售价便宜(不同机型约在20~35美元左右),像质也不错。特别是调焦齿轮随取景器上下影像截影重合标尺,有4、5、6、8、15、25、50英尺7级阶段,参见图27。

四、小型化时期(1951年~1988年)

由于战后德国在高级相机生产方面逐渐恢复生气,所以50年代以后柯达公司调整产品生产战略,秉承传统的以相机促进胶卷销售的策略,大量生产了普及型低价135相机;同时,还突破135胶片流行片幅的限制,开发使用126胶卷的普及相机,以及为适用大众方便携带的超小型胶片110、Disc(碟式)及其人工合成塑料相机。

(1)柯达中片幅相机的小型化产物Instama 100

1952年,柯达发表了测距式135平视取景相机Signet35;1959年,柯达发表了内置测光表、拍摄时可自动设定光圈的Automatic35。1954年还发表了柯达立体摄影小型化相机。据有关资料,柯达公司至50年代末,共生产了20多种普及135相机,大大推动了用35mm胶片的大众化摄影消费。

(2)追求普及相机超小型化的突破性设计Pocket20及其一族

20世纪70年代,胶片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为柯达公司追求相机超小型化打下了基础。1972年,为满足大众化超小型相机要求,柯达公司推出了使用110胶卷(单齿孔,齿孔在两个片幅之间)拍13×17mm片幅的Pocket20相机。此后又推出了Pocket 30、40、50、60及结构简化的Pocket10。这些相机打破以往传统相机的“T”形造型,而设计成长条立方体形状,可方便插入衬衣口袋。镜头设计多采用单片光学树脂镜片,固定焦距,以及简单1挡至4挡快门时间。

(3)柯达超薄型碟式胶片相机Disc 4000

1982年的PMA展会上,柯达公司首创了这种使用直径为65mm圆盘型彩色HR胶片、旋转拍成8×19mm画面15张的超薄型碟式方形相机——Disc4000。该机采用3组4片结构的广角镜头,有很高的分辨率,具有自动曝光、自动闪光、自动旋转进片等电子控制自动化功能,胶片装在薄型塑料暗盒内,暗盒前方有曝光窗,平时有一个黑色塑料片遮挡。当暗盒装入相机后,前面曝光窗会开启;拍摄完毕后取出胶片暗盒时,曝光窗自动关闭。柯达此后又推出了Disc6000、8000等品种。

另外,柯达还推出VR-35系列袖珍相机(有K40、K80、K12、K14等不同机型)以及S系列的S-100EF、S-300MD、S-1100XL等。其中1989年面世的S1100XL采用了当时很先进的3束红外线AF技术,该系列后来发展成90年代的柯达star、starzoom、Cameo中、低档135定焦、变焦相机了。

今天的柯达公司,不仅是传统银盐感光材料制造方面的巨头,也是APS系统和数字影像系统设备硬件制造方面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之一。回顾柯达公司百年相机发展史,特别是相机产品与感光材料两大主导产品形成的营销组合及策略,应该会对我国相关企业有所借鉴。

三、柯达胶卷破产

柯达破产了吗?他们公司还在运营吗?为何他们网站还上得去?

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并不意味着柯达公司不复存在,所以该公司网站仍然存在,破产只是其对自身的业务、资产进行的重组,传统的胶片业务在此次破产重组中被舍弃,但其数码等业务仍旧存在。

胶卷市场的激烈竞争增加了柯达公司运营的压力,在东欧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价格便宜的胶卷也给柯达造成极大的威胁,因为低收入水平的人更注意价格而非品牌和质量。柯达实施了一系列价格反击策略,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仍无法彻底清除价格战带来的恶劣影响。

2、数字成像技术对传统成像技术造成的冲击。

高昂的成本、笨重的设备、严重的污染是底片与相纸生产和冲印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体积大、不能永久保存、查找困难是使用底片和相纸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自2007年以来,柯达实施第二次战略重组,裁员达2.8万人,幅度高达50%。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需求减弱,市场萎缩,其第四季报显示,柯达亏损1.33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出现年度营收下滑,靠出售资产勉强盈利的柯达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

2003年9月,柯达宣布进行重大战略转型,业务重心全面向数码、医疗影像以及喷墨打印机等倾斜,试图适应形势,作出改变。但著名投资人卡尔·伊坎却选择在2004年初从柯达撤资,因为他并不看好柯达的战略转型,认为柯达的商业模式很难奏效。伊坎认为,柯达采取的措施远远不足以扭转局势,而且为时过晚。

早在2003年,因为胶卷销售开始萎缩,柯达传统影像部门当年销售利润就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41.8亿美元,跌幅达71%。

而自2005年以来,柯达仅有一年盈利,其他年份全部亏损。为节约经营成本,柯达自2004年以来累计裁员约20%,全球员工数从1998年的8.6万人减至2010年年底时的不足2万人。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柯达日渐式微的时候却金融危机不断,而在这次的欧洲金融危机再次爆发的时候大概是终于撑不下去了。

柯达公司破产主要原因有哪些,为什么?

首先是来自市场领域的激烈的价格竞争。自加标签将柯达产品的价格压低了40%。在东欧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价格便宜的胶卷也给柯达造成极大的威胁,因为低收入水平的人更注意价格而非品牌和质量。柯达实施了一系列价格反击策略,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仍无法彻底清除价格战带来的恶劣影响。

柯达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来自数字成像技术对传统成像技术造成的冲击。高昂的成本、笨重的设备、严重的污染是底片与相纸生产和冲印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体积大、不能永久保存、查找困难是使用底片和相纸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虽然柯达1998年就开始深感传统胶卷业务萎缩之痛,但柯达的决策者们,由于担心胶卷销量受到影响,一直未敢大力发展数字业务。

2000年之后,全球数码市场连续高速增长,翻了差不多两倍,而全球彩色胶卷的需求开始以每年10%的速度开始急速下滑。2002年,柯达的数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竞争对手富士已达到60%。

2004年,柯达推出6款姗姗来迟的数码相机,但利润率仅1%,其82亿美元的传统业务的收入则萎缩了17%。

2006年,柯达把其全部数码相机制造业务出售给新加坡伟创力公司。2007年,其又将原四大业务之一的医疗成像部门,以25.5亿美元出售给加拿大资产收购公司OneXyi。同年,其持有的乐凯股份也以3700万美元低价转让给广州诚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自2007年以来,柯达实施第二次战略重组,裁员达2.8万人,幅度高达50%。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需求减弱,市场萎缩,其第四季报显示,柯达亏损1.33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出现年度营收下滑,靠出售资产勉强盈利的柯达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

2010年柯达财报显示,持续经营业务亏损5800万美元。而且,柯达营收的主要来源竟仍然是专利出售,而像喷墨打印机那样的新产品业务尚未真正打开市场。

不要忘记,在同样的评选当中,柯达2003年的品牌价值超过78亿美元,而2004年就仅剩下52亿美元,更不用说以后的彻底出局了。

曾经巨大的品牌价值,倏忽即逝。纸面上曾经巨大的品牌资产对于柯达的重生而言,作用甚微。从1896年首届奥运会开始,柯达就开始赞助体育赛事,通过大型体育赛事进行品牌宣传成为柯达的传统项目。从1986年奥运会开始“TOP计划”,柯达成为2004年前每一届奥运会的“TOP赞助商”。

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柯达开始步入困难期的时候,它依然是“TOP赞助商”,但是,这已经无助于挽救柯达的命运。

富士胶片经过市场摸索寻求多元化的发展,将其最早的影像事业、信息事业、文件处理事业三大业务板块调整为医疗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光学元器件、电子影像、文件处理和印刷六大重点发展事业,传统胶卷业务在公司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仅为2%。

而作为中国的“胶卷王”,乐凯的转型之路也一直被外界所关注。在意识到只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所创造的利润不足以维持企业继续发展的问题后,乐凯在原有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选择光学薄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的领域发力。

虽然都是因为数码时代的到来令传统胶片行业衰败,企业被迫转型,但是从市场情况来看,惟有柯达转型不力后面临着破产的窘境,这是因为柯达是在被动转型,富士、乐凯在发展过程中及时对业务和战略进行调整,虽然转型谈不上十分成功,但是仍保持了后续发展的势头,而柯达在“押宝”失败后,被市场牵着不得不转型,多年之后成果甚微。

柯达的没落,不仅是其技术创新的滞后,更是其对消费体验忽视的必然。直到2003年,柯达才宣布全面进军数码产业,并于其后陆续出售医疗影像业务、以及相关专利权。

但是,当时佳能、富士等日本品牌已占据“数码影像”的龙头地位,就连韩国三星、甚至中国华旗等企业亦已初具规模。此时,庞然大物的柯达已经丧失占领“数码影像”的先机。

在这个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唯有“创新”是不变的真理。这种创新,不但基于技术和管理层面,更基于商业模式、乃至消费体验层面。而对于老牌企业而言,要么在固执和傲慢中死中,要么在持续创新中重新焕发生机。

虽然,世间没有绝对的基业常青,企业的生死存亡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同样,创新和变化虽不能完全确保企业永立潮头,但却是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任何固步自封不思创新均难以赢得未来,而傲慢和忽视消费体验更将令其难以持久。

胶卷市场的激烈竞争增加了柯达公司运营的压力,在东欧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价格便宜的胶卷也给柯达造成极大的威胁,因为低收入水平的人更注意价格而非品牌和质量。柯达实施了一系列价格反击策略,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仍无法彻底清除价格战带来的恶劣影响。

2、数字成像技术对传统成像技术造成的冲击。

高昂的成本、笨重的设备、严重的污染是底片与相纸生产和冲印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体积大、不能永久保存、查找困难是使用底片和相纸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自2007年以来,柯达实施第二次战略重组,裁员达2.8万人,幅度高达50%。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需求减弱,市场萎缩,其第四季报显示,柯达亏损1.33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出现年度营收下滑,靠出售资产勉强盈利的柯达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

柯达公司申请破产之前的成就和辉煌之处:

1、1975年柯达公司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

2、1975年,美国柯达实验室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但由于担心胶卷销量受到影响,柯达一直未敢大力发展数码业务。2003年,柯达最终选择了从传统影像业务向数码业务转型。

3、1964年,立即自动相机上市,当年销售750万架,创下了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纪录。

4、1990年、1996年,在品牌顾问公司排名的10大品牌中,柯达位居第4,是感光界当之无愧的霸主。

5、在巅峰时期,柯达的全球员工达到14.5万。它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工程师、博士和科学家前往其纽约州罗彻斯特市的总部工作,很多专业人士都以在该公司工作为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柯达破产

柯达大家都知道的,然而柯达公司如今已宣布破产,我把整理好的柯达公司破产案例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

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准备数周内申请破产保护。这家摄影胶卷业巨头若果真破产,将追随宝丽来公司等昔日著名美国企业,遭到时代淘汰。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这家131年历史的企业仍在做最后自救努力,期望以出售部分专利权方式筹措资金。不过,柯达已着手筹备申请破产保护,包括与银行商量筹资大约10亿美元,确保企业在破产保护期间继续运转。柯达发言人说:“我们对市场传言和投机不予置评。”

报道说,柯达可能最早本月或2月初申请破产保护;破产保护期间,企业将继续偿还债务并正常运转。届时,柯达将在法庭监督下出售大约1100项专利。

如果柯达果真申请破产保护,将加入因未能适应商业模式日新月异变化而遭到淘汰的著名美国企业行列。柯达1975年发明数码相机,却未能把这项新技术变成利润增长点。

为填补日益萎缩的胶卷业务,柯达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经营化学制品、浴室清洁剂和药检设备,后来在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奥·佩雷斯领导下投身打印机行业。

这家昔日近乎独霸胶卷行业的著名企业卡在生死关头,令前员工感到不可思议。曾几何时,每到柯达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创立的“工资奖金日”,柯达就会根据企业业绩向全体员工发放奖金。员工拿到奖金后可以买车,或者去高档餐厅庆祝一番。

现年64岁的罗伯特·沙恩布鲁克1967年进入柯达。与他同时代的柯达前员工说,柯达在当时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

沙恩布鲁克回忆,那时柯达人才济济。午饭时间,一些年轻人挤进礼堂看电影,其他员工则在公司的篮球场上打球,“我们给自己灌输这样的意识,我们能做任何事,不可战胜”。

随着海外竞争对手开始攫取胶卷业市场份额,柯达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后来,柯达不得不面对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崛起。2003年,柯达宣布停止投资胶卷业务。

即将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传出后,柯达股票价格4日下挫28%,报收于每股47美分。

自佩雷斯2005年出任柯达首席执行官以来,柯达仅一年没有亏钱。佩雷斯先前在美国惠普公司分管打印机业务,他在柯达推行利用专利诉讼及转让赚钱的商业策略,而这一策略2011年终于难以为继。

为填补资金缺口,柯达去年8月决定出售部分数码专利。一些竞购者担心柯达可能申请破产保护,不愿出手。柯达曾与对冲基金接洽,希望筹到“过桥贷款”,以支撑运营,直至专利售出,未能如愿。现在,柯达正与摩根大通公司、花旗集团、富国银行等大型银行讨论贷款事宜。柯达同样与债权人和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等机构谈判破产融资方案。而债权人考虑的是柯达的打印机业务是否值得支撑,或者柯达的价值是否尽数存在于专利。

伊士曼柯达公司Kodak,简称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

曾经的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公司2002年的全球营业额达128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

柯达作为感光行业的王牌品牌,曾经创造出一系列的辉煌成绩,但是瞬息万变的市场和飞速发展的科技使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挑战,柯达也不例外。

首先是来自市场领域的激烈的价格竞争。自加标签将柯达产品的价格压低了40%。在东欧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价格便宜的胶卷也给柯达造成极大的威胁,因为低收入水平的人更注意价格而非品牌和质量。柯达实施了一系列价格反击策略,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仍无法彻底清除价格战带来的恶劣影响。

柯达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来自数字成像技术对传统成像技术造成的冲击。高昂的成本、笨重的设备、严重的污染是底片与相纸生产和冲印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体积大、不能永久保存、查找困难是使用底片和相纸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出现,照相技术逐渐告别底片和相纸。一张巴掌大的光盘可存贮成千上万张照片;然后,通过电脑打印机可以直接打印出照片总之,数字成像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底片和相纸除了部分专业人士外,基本已经无人问津。这场技术革命宣告胶卷行业进入濒死状态。

作为感光技术的龙头老大,柯达在数码照相这一新技术领域并不具备先天的优势,而数字成像技术的普及意味着柯达公司丧失胶卷、相纸所带来的丰厚利润。现在,柯达公司似乎要随着胶卷一起退出人们的生活了。

1877年,照相机已被发明出来,但当时的照相设备极为庞杂,包括一个黑色的大帐篷,一个水箱,一个装着厚厚的玻璃感光板的容器更复杂的是操作,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谁也无法驾驭这个庞然大物。

柯达创始人乔治·伊斯曼第一次接触到照相机时,就忍不住想:照相机能不能做得小一些呢?伊斯曼坚持不懈的追求终于给感光业带来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1886年,小型、轻便“人人都会用”的照相机诞生了,伊斯曼为它起了一个字母不多,但读着响亮的名字:“柯达”。

而在中国,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傻瓜相机”。

柯达建立品牌忠诚的另一着眼点在于建立清晰而有力的品牌识别。

柯达早期广告多表现有孩子、狗和朋友的家庭场景,而且多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易于拍摄到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人们常可以从电台上收听到“这就是柯达一刻,别让它溜走”、“柯达串起每一刻”,在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中,这些广告语深深刻进了消费者的脑海,使消费者自然而然把享受快乐时光与“柯达”这一名字联系在一起。

柯达公司在很早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随着照相机销量的增加,胶卷冲印服务肯定会有大量的需求。于是在大家争相生产“立即自动”相机之时,柯达已将生产能力重点放在了胶卷的生产和冲印上。

果然,柯达的胶卷销量猛增,同时几乎垄断了整个冲印市场。“迷你型”相机上市后,柯达又以同样的方法降低价格,使“人人都买得起”,结果柯达的胶卷、照相机及相关器材的销量扶摇直上,尽管爱克发拼力使出密集式供应的老方法,富士、樱花不惜血本降价,但总敌不过柯达胶卷的销售量。

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

1964年,立即自动相机上市,当年销售750万架,创下了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纪录。

1966年,柯达海外销售额达21.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34位,纯利居第10位,当时位于感光界第2的爱克发销量仅及它的l/6。

1990年、1996年,在品牌顾问公司排名的10大品牌中,柯达位居第4,是感光界当之无愧的霸主。

本报讯作为曾经的摄影业巨头,老牌胶卷英雄柯达如今却面临着退市的风险。柯达公司本周二宣布,因为其平均收盘价已连续30日跌破1美元,公司已收到来自纽交所的警告。如果股价在未来6个月内仍无起色,柯达将面临摘牌、退市。

本周二收盘,柯达股价已跌至63美分。因为其平均收盘价已连续30日跌破1美元,纽交所对其发出警告。柯达表示,由于公司面临着流动性挑战,并不能保证在未来6个月期限内达到纽交所的上市标准。根据规定,如果想避免被摘牌,柯达必须在未来6个月中有一天收盘价为1美元或高于1美元,且在到该天为止的前30天中平均股价也要达到1美元或者高于1美元。公司除非以发行新债券或出售专利的方式筹到5亿美元,否则很难熬过2012年。

北京时间1月5日凌晨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柯达正准备在未来几个星期内按照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规定申请破产保护,前提是该公司出售一批专利的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据匿名的消息人士透露,这家正在艰难求存的摄影业标志性企业正在与潜在的贷款商展开谈判,就通过所谓“债务人持有破产资产融资”方式来申请总额大约为10亿美元的破产保护的问题展开谈判,这种方式将使其在破产期间可继续维持业务运营。目前,柯达的员工总数大约为1.9万。据一名消息人士透露,柯达最早可能会在本月或2月初申请破产保护。

所谓“债务人持有破产资产融资”,是指公司一旦按照美国破产法第11章规定的成功申请了破产保护,即可停止向债权人还款付息,直至提出法院批准的重组方案。因此,债权人不能将申请了破产保护的公司清盘以抵债,这相当于公司暂时为债务人所占有及控制,因此称为“债务人持有破产资产”。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